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家政策法规

2011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

时间:2011-12-28 10:30:27    作者: administrator   浏览:

      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交流卫生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国家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经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和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于9月19-21日在重庆召开了主题为“深化应用,创新服务,助力医改”的2011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卫生主管部门、信息中心,国家转移支付信息化建设项目地区项目管理部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有关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IT厂商约2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卫生部办公厅及有关业务司局领导,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及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的领导、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世界卫生组织信息官员、重庆市卫生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由重庆市卫生局承办。卫生部办公厅侯岩主任和重庆市吴刚副市长致辞,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秘书长孟群主持开幕式及主论坛会议,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和专家主持分论坛会议。    

   卫生部办公厅侯岩主任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新农合基金监管和服务水平,方便参合农民看病就医、即时结报;通过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建设,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边远地区,减轻群众异地就医负担,促进了双向转诊;通过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疫情报告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优化了业务流程,实施预约门诊、诊疗及缴费一体化服务,改善了群众就医感受;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疗机构共享居民健康信息和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完善和执行工作。同时。侯岩主任对卫生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可行的技术路线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作了《深化应用,创新服务,助力医改,促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题报告,指出经过两年多的认识与实践,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逐渐清晰,任务逐步明确,投入得到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卫生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等各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卫生信息化在实现便民惠民措施,支撑卫生改革,提高监管、监测、评价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卫生信息化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规范程度不高,管理能力不够强,技术队伍薄弱,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益还难以快速提高,信息标准难以落地,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等问题。为此,学会应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用户和厂商的合作搭建活动平台,很好地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卫生信息化发展。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学术研究工作;二是要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工作;三是要加强学会组织与管理工作,提升学会的业务能力。

   孟群主任就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信息化的要求、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发展状况、“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及重点推进的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报告。指出卫生统计与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科学管理和循证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和技术支撑。在“十一五”期间,卫生统计信息工作加强了卫生服务调查,建立了卫生统计信息网直报系统,加大了公共卫生和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建设力度,深化了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强调医改要求,即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十二五”期间,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和要求;二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三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内生需求日益旺盛;四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供给能力提高;五是居民的广泛关注和要求。基于此,卫生信息化发展要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21”的框架,根据顶层设计,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平台建设框架,全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为: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二是加强医改监测评估工作;三是推进以健康档案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四是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五是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六是实施好医改信息化专项等。如何进一步发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从标准研制、标准管理和保障机制入手,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建设;二是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卫生信息队伍建设。包括加强卫生统计信息专业技术机构建设、加强卫生统计信息人员能力建设、制定加强卫生统计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好中西部地区卫生统计与信息化人员培训项目等;四是加强卫生信息法制建设,重点研究制定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应用和远程医疗的政策法规,以及数字签名、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等;五是加强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等。最后孟群主任要求,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助力医改,再创辉煌。

   重庆市卫生局屈谦局长就重庆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进展及其初步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大会交流。

   本次大会除主会场以外,还设立了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卫生统计与医改监测、远程医疗、公共卫生信息化、基层卫生信息化和优秀论文论坛等八个专题论坛。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芬兰、香港、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和技术厂商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就区域卫生信息化、医院卫生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等卫生信息技术领域的新进展、新动态以及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另外,大会安排了部分国内外知名IT厂商有关卫生信息的技术、系统和产品的现场展示。

上一篇:责任 使命 创新——《健康报》创刊80周年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